丛生|【幸福花开新边疆】白桦丛生的地方
在呼伦贝尔境内的阿伦河畔有个白桦丛生的地方叫查巴奇鄂温克族乡,这里世代住着鄂温克族猎人,以狩猎驯养为生 。直到1990年,为改善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猎人们放下猎枪,分得牧场和土地,开始畜牧业农业相结合同时发展副业的生活方式 。
8月3日,采访人员随“幸福花开新边疆”采访团走进查巴奇鄂温克族乡猎民村,遇到朴实的鄂温克族青年孟文龙,他在猎民村承包经营一家民宿 。孟文龙介绍,民宿是旗里出资建的,他家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家里人一起做民宿,每天能接待游客40多人,一年收入十多万元,日子过得踏实,这是前辈在狩猎时期不能比的 。

文章图片
图为孟文龙在自己经营的民宿中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孟文龙喜欢本民族文化,他经营的民宿房屋是典型的鄂温克族风格建筑,房顶上铺着每年换新的苫房草,房屋两侧有两个大大的烟囱供室内火炕使用;室内墙面上挂着农具鄂温克木叉和孟文龙小时候睡过的鄂温克悠车,他说家里兄弟都是在这个悠车上长大的;还有他家用乡里白桦树汁制作的碳酸饮料,别提多好喝了 。

文章图片
【丛生|【幸福花开新边疆】白桦丛生的地方】图为孟文龙经营的鄂温克族风格的民宿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图为孟文龙和兄弟们小时候躺过的鄂温克悠车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图为铲草用的鄂温克农具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图为猎民村民宿的灶台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孟文龙民宿院内鄂温克少年在玩旋转秋千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查巴奇”在鄂温克语里是“白桦丛生的地方” 。乡里有着丰富的白桦树资源,鄂温克族人用桦树皮制作容器、餐具、服饰、船只等种类繁多的狩猎工具、生活用品 。
在猎民村手工艺工坊采访人员见到年轻时打过猎、扎过撮罗子(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的那春林,他正在用桦树皮制作蝈蝈笼子 。鄂温克人会在笼子里放上蝈蝈,把蝈蝈当作鱼饵带到阿伦河钓细鳞鱼 。他身旁的桦树皮船、储物筒、刀具配件都是用桦树皮制作的 。那春林说今年已接到一批展品订单,预计可以收入4万块钱,家里流转的土地还可以为他带来3万多元收入 。

文章图片
图为那春林在猎民村手工艺工坊制作白桦树皮工艺品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图为那春林制作的桦树皮筒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图为那春林制作的捕鱼用蝈蝈笼子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分页标题
那春林不光会制作桦树皮用品,还会制作大轱辘车,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鹿哨的传承人 。那春林松开猎枪的手,紧握着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猎取着更多的致富新机遇 。

文章图片
那春林展示自制鹿哨的声音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文章图片
那春林制作的鹿哨上刻着鄂温克族图腾“撮罗子” 。新华网焦鹏摄

文章图片
那春林的奶奶年轻时制作的桦树皮筒 。新华网焦鹏摄
采访结束,坐在山坡上看着猎民村的风光,看着那春林送我的蝈蝈笼子,我想孟文龙和那春林的愿望是一致的,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传承好本民族的文化 。他们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他们勤劳朴实又赶上了好时代 。

文章图片
图为俯览查巴奇鄂温克族乡猎民村 。新华网采访人员焦鹏摄
来源:新华网
- 你跟我多交流交流吃幸福药的体会,别理他啊~
- 电视剧|《幸福还会来敲门》真想暴打编剧,背运连连的黄自立啥时翻身?
- 绅士老司机|张智霖夫妇同框剪发秀恩爱,袁咏仪望夫眼爱意浓,老夫老妻好幸福
- 蜜蜂|“蜜蜂+黄牛”助他推开幸福门
- 西藏|【幸福花开新边疆】航拍拿日雍错 感受高原“蓝宝石”的澄澈辽远
- 西藏|【幸福花开新边疆】“菜篮子”托起致富梦
- 新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在勒门巴民族乡,真实的边境生活是这样子的
- 创文|邓群策暗访督查创文工作,强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 华夏幸福|华夏幸福前瞻性关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 致力打造产业集群
- 红刊财经|深圳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