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前一阵,明星胡兵治疗幽门螺杆菌上了微博热搜。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其中“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明确标为可致癌。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居不下,且逐年上升。
江阴有一位30岁的年轻妈妈小李(化姓)
因胃疼持续,不能缓解
“隐隐地疼,不算太严重,能忍住。”
后又出现呕血症状
要紧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
文章插图
做了胃镜检查、病理检查
发现并确诊了胃癌病灶
直径不小于3x3.5cm
文章插图
据了解,早前小李已查出
幽门螺杆菌阳性(以下简称HP)
“当时因为没症状,所以就没有理会”
虽然HP不是胃癌的唯一因素
但是导致的一个主要因素
甚至是一个催化剂
如果当时能够根除
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么严重的后果和风险了
至少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文章插图
市民小陆(化姓)也因为半夜常常
胃部反酸水至口腔
而去医院进行检查
通过呼气测试查出HP阳性
在小陆(化姓)的鼓励下
常常一起聚餐的同事们
也都纷纷检查了HP
结果全部阳性
好在大家一起用药之后复查
HP转阴
小陆(化姓)的反酸症状也消失了
那到底幽门螺杆菌是什么东西
不仅致癌
传染性还如此之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细菌,通过食物、水、餐具进入人体,生存于消化道中,常引发胃溃疡。这种细菌被认为能穿透胃黏膜,引发炎症或导致胃癌。
文章插图
根据世界胃肠病组织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根据《HP感染率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报道,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细菌感染中超过50%。其中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超过发达国家。
江阴的感染情况怎么样?
“在我的专家门诊上,起码有5人以上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刘鹏飞向小最介绍,他一周有2次专家门诊,一场看诊约五十人左右。
文章插图
通常幽门螺杆菌检查通过呼气试验来进行,这也被称为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来自市人民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检测幽门螺杆菌9358人次,阳性率36%。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
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刘鹏飞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比如上腹痛、腹胀,上腹不适,还可以出现反酸、嗳气,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等。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一旦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一定要及时治疗,切断传播链条。”据了解,幽门螺杆菌在河水中可存活至少3年,在自来水中也能存活4-10天。除非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难以自行消除。“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检测和治疗。”
“首次治疗的规范性极其重要!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杀菌药物有10余种,一般医生都是通过经验治疗来为患者选择药物种类。”刘鹏飞介绍,初次治疗的患者经过10-14天的规范治疗后,有85%到90%的患者能得到彻底根治。
“我遇到不少患者,会自己在网上买药服用,没杀干净,导致后续出现抗药性了。”刘鹏飞在专家门诊上,常常遇到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后无效的患者,一方面是没有规范治疗,比如没有按时服药、有漏服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可能出现了耐药的情况。
文章插图
根治后会不会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呢?
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为2~4%
那
么
↓
如何有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多是因为“病从口入”,常有家族聚集现象,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与家人亲密接触、共餐等。
文章插图
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要做到以下几个措施:
? 分餐、使用公筷
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采取分餐制,并用消毒处理好的碗筷。
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杜绝大人把食物嚼碎后喂孩子的行为。大人咬过的食物喂给孩子,或者是用自己筷子喂孩子类似的行为也要避免。
聚餐时,也建议使用公筷,尽量不要随意给别人夹菜。
文章插图
? 注意卫生
首先是水源卫生,保证饮用水的干净。其次是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勤刷牙,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牙具也要及时更换。此外要注意食品卫生,蔬菜、水果清洗干净,肉类一定要熟透后再吃。
? 清淡饮食
平时饮食习惯口味较重,吃得比较咸,常吃腌菜、腌肉等食物,都会加重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伤害,所以要尽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少吃腌制品和加工食物。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若想远离胃肿瘤,建议定期进行检查。而胃肿瘤的高危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的人、有胃肿瘤家族史的人等等,也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来源: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胃肠病
编辑:Sherrie 小姚
小最天天早起晚睡
就为了给大家搜集信息
亲们点个
文章插图
和
给小最一个安慰吧
【 医生|30岁年轻妈妈胃疼呕血,一查竟是……医生:警惕这些症状!】 ↓↓↓
- 疫情|(国际疫情·新冠阴影下的欧洲人)特写:一位波兰核酸检测医生的忙碌与无奈
- 专科|专科医生也应有全科视野
- 热水|男子热水泡脚却面临“截指”,医生提醒冬季高发,这类人要注意
- 营养成分|想一直年轻,三种食物记得吃,排毒抗衰,预防便秘,身体更好了
- 急救|2岁男孩两天不吃不喝,一直咳嗽,凶手竟是...医生:要科学急救
- 节后综合征|同仁医院医生提醒:这样可以消除“节后综合征”……
- 陶大姐|51岁大姐突发脑梗,医生:常吃2种小吃,比肥肉还“升脂”
- 营养价值|血脂高的人夏季能吃葡萄吗?医生:想降脂的人,这5种水果可常吃
- 高血脂|血脂高的人不能吃玉米?医生:若想稳定血脂,建议少吃这3种食物
- 消炎药|医生不会告诉你,它是天然消炎药,对杀菌消炎有奇效,不懂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