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私藏秘本《书法秘诀》,为你点破行书学习上的桎梏( 二 )
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
文章插图
行书之功十倍草书。或曰古人有忙中不作草字,奈何?曰: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理或然欤?或曰:此说误。不及作草者,不及起草再誊真耳。学行书即能通真,学真书不能通行。
文章插图
锺太傅书,一点一画皆有篆隶之遗,至于结构,不如右军。格之凤翥龙蟠如张芝,如索靖,皆锺一家书,以右军视之,正如太羹元酒不复过而问矣!
文章插图
锺书须玩其点画,如鱼如虫如枯枝如坠石,其旨趣在点画之间,虽古却少变动,简却少蕴藉,于势之一字尚未尽致,若夫王则纯以势胜势,奇而反正,则又秘之又秘矣!
文章插图
华亭少时,学李北海,又学米襄阳,于二家盘旋最久,故得李十之二三,得米十之六七。生平虽无所不临,而得力则在此。
文章插图
今后学董者,不得舍李米而竟取董也。盖以董学董终不是董。米中年方临颜。陈中丞好学书,元章授以提笔法,曰以腕抵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
文章插图
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吏取纸书黼黻,赞笔划端严,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因请其法。曰:无他,惟自今以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文章插图
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留笔总在能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反一正也,此结构用笔也,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
文章插图
所谓手授口诀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提笔之果,能提笔,然又要认得换笔,自然笔笔清,笔笔浑。
文章插图
其法贵在窗下用熟,及临书时,一切相忘,惟有神气飞舞而已。所谓抽刀断水,断而不断是也。
文章插图
观舞剑而悟者,张旭也,斗蛇而悟者,文与可也。舞剑斗蛇最得古人用笔之妙,临来仲楼所刻舞鹤赋五年,字体始定。用笔四处,不可不留心,如出也收也放也转也。
文章插图
【 清代私藏秘本《书法秘诀》,为你点破行书学习上的桎梏】凡榜书,三字须中一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若齐一则高悬起便中二字突出矣。又榜书结构体宜少长,高悬则方,若结体太方则高悬起便扁阔,而势散矣!
推 荐 关 注
百 万 书画收 藏 爱 好 者 的 第 一 选 择
收藏 | 书画 | 名家 | 展览 | 哲思 | 音乐 | 鉴赏 | 养生
- 清代最懂西学的人,要为一个举人来回考试,最后也没考上
- 文化人“流放宁古塔”有着不同待遇
- 关公:从威震华夏到万世人极
- 清代状元的后裔:独居深山状元府,坚守着祖宅,无水无电乞讨度日
- 清代书法家湛畗书《菊谱》册页(高清大图)
- 龙袍和蟒袍有何区别,清代文武百官如何从吉服上区分品级
- 罕见唐楷《瘗琴铭》,实在太美!
- 名花一枝香一国——诗词美图集
- 清宫旧藏“西洋文物”,领略异国奇珍!
- 清代诗歌5首巅峰之作,3首入选中小学教科书,每首都是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