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死亡描写:营造悲剧性氛围,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二 )
通过这么一笔侧写,简略交代了晴雯之死的情景 。 从而把这个受尽凌辱而含冤屈死的悲惨命运展示出来,充满着令人痛心与思索的悲剧美的色彩 。
二是映衬对比手法的大量运用 。
在《红楼梦》中对人物“死”的描写过程中作者匠心独运、巧妙自如地运用了一系列映衬对比的手法 。 这其中,有用事件环境、气氛来衬托对比人物之死的 。
《红楼梦》九十八回中林黛玉在潇湘馆断气的那一刻,正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成大礼的时辰一边是喜气洋洋的结婚大礼仪式,一边则是冷冷清清的声歇气绝情景 。 当黛玉临死前挣扎着
【《红楼梦》人物死亡描写:营造悲剧性氛围,让人物形象“活”起来】“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 ……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 ”
这时,作者又画龙点睛地补充上一笔:
“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听,却又没有了 。 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唯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 ”
这段死的描写是映衬对比手法的绝妙范例:林黛玉死时住在潇湘馆,这里的竹子恰好映衬出她耿介、孤高的品质;黛玉死去时刻,远处是热烈而连绵不断的音乐声,而这里却是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凄凉冷淡,在这孤寂的环境中,她俏然气绝,从而达到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 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映衬,把林黛玉的悲惨命运渲染得更加令人感到战栗,也让读者不禁为她之死流下深切同情的热泪 。
文章图片
此外,映衬对比手法,还体现于对于人物的死因、死的方式、以及人物死前思想性格的对比映衬上 。 这其中,有两对人物之死,尤具这个特点 。
一对是尤家姐妹一一尤二姐、尤三姐之死的描写 。
性格柔弱的尤二姐,禁不起花花公子贾琏花言巧语的诱惑,被其骗嫁后,由于被王熙凤这个心狠手辣的“醋坛子”发现,便大闹宁国府,弄小巧借剑杀人 。 在凤姐借刀杀人百般折磨下,她“自思前途黯淡无望”,这个弱者,就
“挣扎起来,打开箱子,便找出块金,也不知多重 。 哭了一回,外边将近五更天气 , 那二姐咬牙狠命,便吞入口中,几次直脖,方咽下去 。 ”
对于软弱短视的尤二姐之死,写得何等“凄凄惨惨切切”,何等令人揪心难受!
其同胞妹妹尤三姐的死的描写,则与之恰成对比:那刚烈自恃的尤三姐对贾湘莲一往情深,当她在房里听见贾湘莲
“因在贾府中听了什么话来,把她也当做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追悔婚约”
时,她二话不说,
“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萌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
拔剑自刎了 。 同为自尽,尤二姐吞金而亡,是弱者绝望之举,令人可恨可悲!而尤三姐拔剑自刎,则是强者刚烈之举,令人可愤可敬!两人之死,恰成个鲜明的对比 。
文章图片
还有一对是贾母的贴身侍婢鸳鸯与宝玉的贴身侍婢晴雯之死的描写 。
在作品中,鸳鸯平素本来是一个不露锋芒、表面很和顺的女婢 。 但当老而好色的贾赦看中了她,让邢夫人作说客逼她作妾时,却激起了她强烈的反抗 。 她抱定宁死不屈的宗旨,斩钉截铁地说: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 , ‘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 ”
- 华耐家居《无尽攀登》,登山家与企业共通的硬核攀登精神
- 《十分保险》各类寿险的保障特色
- 《十分保险》增额保险适合人群、购买注意事项
- 人类不是进化而来?列为禁书的《以诺书》,揭示了人类真正起源!
- 《当家主母》猫咪中毒死亡后续,猫主人回应:出去玩了没回来!
- 《赛博朋克2077》开发商母公司总裁:不会考虑出售公司
- 《天下财经》今天市场下跌|《天下财经》:今日股市 本周大盘冲高回落 3600点何时突破?
- 《女心理师》贺顿和“恐怖男二”约会,是真有意还是在调查他?
- 《未来邀请函》本周预告:数字人民币
- 《商战街》一个有金融天赋的人是如何陨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