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三 )


游戏|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文章图片
把游戏化思维运用于管理中 , 其真正魅力在于 , 它能让人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下不知不觉的完成难以企及的任务 , 能够极大的满足参与者的成就感 , 从而提高“生产力” 。 因此 , 在工作中融入游戏化思维至关重要 。 我们也可从签到打卡、工作内容、奖惩机制、工作环境、员工团建等方面着手改变 。
移动互联网时代 , 移动通讯的支持使得办公变得更加便利化、移动化 , 无需到办公室 , 只要在有网络和硬件支持的地方就可以完成办公 。 因此 , 在千禧一代看来 , 上下班限时打卡这种条条框框的制度是一个约束灵感的方式 。 但现实中为了约束员工完成上班时限 , 绝大多数企业往往都还保留着传统的强制性的打卡签到制度 。 这种方式能把人的身体绑在办公室里 , 但却绑不住心 。 一个团队中可能每个人对时间的支配方式不一 , 每个人在某时段效率的高低也不一样 , 所以最好的时间管理方式 , 就是信任员工 , 凭借员工对个人 , 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职业生涯负责任的态度 , 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
教育应该更好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寓教于乐 , 寓学于乐更是教育的真谛 。
中国的企业管理在进步 , 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 。 游戏化思维已经在教育界和商界得到了许多成功的尝试 。 有一些学校利用RPG(角色扮演游戏)的形式来建立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 , 通过让学生接“任务”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 在中国 , 英语是很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短板 , 死记硬背是最笨的方法 。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更有兴趣 , 锻炼英文词根联想记忆能力 。 成都某校长就脑洞大开 , 发明了“英语麻将” 。 其实诸如此类游戏化思维管理的案例还有很多 , 比如: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学习化学 , 开发了一款“化学加油站”APP , 在游戏中完成暑假作业 , 这样假期作业就变得不再是让学生们头疼的事 , 而是一件快乐的让人主动参与的事 。
游戏|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文章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逐步渗透 , 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智能游戏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 阿尔法围棋(AlphaGo)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 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深度学习" 。 阿尔法围棋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智慧 , 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游戏应用在教育中的可能性 。
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网站曾为青少年游客设计了一款生存类游戏 , 该游戏涉及了极端条件下人体主要身体系统发生的各种变化 , 在玩游戏的个过程中 , 玩家可以对人体结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教育游戏能够考验玩家的耐心、专注性、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等 , 还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增加了娱乐性和趣味性 。
如今 , 游戏化与玩具化思维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企业将游戏化思维融入商业管理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打造一个的更愉快的互动、体验消费 , 缓解品牌老化的尴尬问题;为员工打造一个充满快乐和幸福感的就职环境 , 避免年轻一代用工难题 。 边玩边赚钱不再只是一个快乐的梦想 。
游戏|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 未来一切行业都将会用到游戏化思维 , 创新、营销、管理和品牌 , 玩着玩着就做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