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税物流的功能及业态保税物流|浅析综合保税区“保税一日游”( 三 )


加工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货物
这是最为常见的“保税一日游”形态 , 主要是为解决国购料件退税、出口方加工贸易手册核销、改变加工贸易属性等深加工贸易需求 。 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将加贸货物出口至综合保税区 , 以核销手册(进料加工企业还可以收取货款、获取退税) , 进口企业再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 出口入区申报贸易方式为加工贸易(进料对口0615、进料非对口0715、来料加工0214) , 进口出区申报同样为加工贸易 。
加工贸易货物—一般贸易货物
这也属于出口转内销 , 申报分别是“加工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货物”的出口入区及“一般贸易货物—一般贸易货物”的进口出区 。 例如 , 某知名日用品零售商 , 全球范围采购商品以供应中国众多卖场 , 国外品牌商品中有80%在各自的中国代工厂生产 , 该公司在综保区设立全国配送中心 , 代工厂生产的货物通过“保税一日游”出口至综保区内 , 该企业同国外品牌商结算、缴税进口后在国内配送 。
“一日游”作用
代替“香港一日游”及深加工结转
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即视同离境 , 可办理退税、收汇、核销手册等业务 。 尤其是相比“香港一日游” , 国内通关速度更快 , 正常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进出口(区)作业 , 节省物流运输成本 , 缩短供货时间 。
实现(跨国)多方贸易
通过“保税一日游” , 可以实现三方、四方等多方货权转移、外汇收支等情况 。 例如 , 某知名品牌商指定国内企业贴牌生产货物后 , 先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到综保区 , 再要求国内批发商以一般贸易进口 , 属于三方贸易 。 企业还利用区内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优惠 , 对货物进行买卖并收付汇 。
加快加工贸易手册核销
区外加工贸易企业手册已经到核销周期 , 但仍需要继续执行 , 企业可以申请延期或余料结转 , 也可以选择“保税一日游”解决 。
尽快获得出口退税
在一般贸易出口方式下 , 出口企业需要货物实际离境后才能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 而在“保税一日游”模式下 , 货物申报进入综合保税区即视为离境、取得退税 , 缩短了退税时间 。 同时 , 货物可以在区内无限期保税存储 , 待机会合适再出区向国内外销售 。
深加工结转国料取得退税
区外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业务中增值部分 , 不能取得退税 。 利用“保税一日游” , 上游进料加工企业货物出口入区后 , 生产中使用的国内料件即可申请退税 , 解决了深加工结转业务使用国内料件无法退税难题 , 提升国料使用率 。
转换加工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分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两种类型 , 在海关监管、货物产权、收付汇、退税等政策方面存在差异 , 两者货物开展深加工结转存在诸多不便 。 但通过“保税一日游” , 从加工链条上可以实现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变 。
解决加贸成品内销税率倒挂
加贸进料加工料件或成品内销时 , 是以料件原进口价格及税率征税 , 如果成品价格同料件变化不大且进口料件税率远大于成品时(如进口电子元器件加工成电器) , 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内销成品 , 缴税较多 。 针对此类情况 , 采用“保税一日游”方式从综保区复进口时 , 按照规定对成品缴税 , 扣除运输等额外费用 , 可能比采用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税负成本更低 。
违规情事
综保区“保税一日游”是“出口入区”及“进口出区”作业高度关联 , 为解决贸易、税收、监管制度面临难题的方案 , 其运行全部在海关、外汇、国税等监管体系内 ,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 但也有不法企业违规操作 , 这一直是各个部门高度关注、保持打击态势的风险对象:
伪洋货、中国造
例如 , 前些年的达芬奇家具事件 , 企业利用特殊区域洗白国产家具身份 , 再以外国高档家具名义进口 , 进行虚假宣传 , 误导消费者高价购买 。
利用“道具柜”骗取手册核销
这主要体现在大宗商品加工贸易(如棉花) 。 据媒体报道 , 不法企业使用同一辆车采用“一日游”方式循环进出区 , 以达到非法核销手册目的 。
虚假贸易
不法企业以左手倒右手方式增加账面流水 , 虚增贸易数额 , 美化财务报表 , 提高信贷授信额度 。 此前 , 有的不法企业利用境内外利率、外汇差价 , 同一商品开展“一日游”作业密集往返 , 实现跨境贸易套利 。
Tips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 , 出口企业经报关进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 , 视同出口货物 , 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即只有出口企业将货物销售给综保区内企业或外商、实现货权转移 , 才符合退税规定 。 如果买卖企业都是区外的企业 , 则存在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