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古人没有空调怎么消夏?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用扇子扇风 , 扇子在古代最开始不是用来扇风的 , 是上层人士为了彰显地位的东西 , 后来被文人墨客拿在手上吟诗作对 , 逐渐变成扇风的东西 。
民间还会用一种叫”竹夫人“的编织物抱着睡觉 , 它的用竹条编织而成的 , 清凉效果和竹席差不多 。 ”竹夫人“形状是一个圆柱形 , 人们可以把它拥入怀中 , 将脚架在上面睡觉 , 就好像抱着自己的夫人睡觉一样 。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文章图片
古代也有它们的”空调房“ , 唐朝有一种房子叫做“含凉殿” , 和现在的空调房差不多 , 但只有大官才用得起这种空调房 。 人们在水边建立起“含凉殿” , 水车将水抽到屋檐 , 水从屋檐上一遍遍流下 , 给房子外表降温 。
与此同时 , 屋内还有一个”风扇“ , 这个风扇的扇叶是靠水驱动的 , 被驱动的扇叶再对着前面的凉水吹 , 将凉水带到房间每一个角落 , 室内的人就能感受到清凉 , 宋朝人又在“含凉殿”上加以改进 , 在室内放几百盆鲜花 , 让人们享受清凉的时候还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 。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文章图片
我们现在有了空调和风扇 , 还有很多人喊热 , 古人没有电没有空调岂不更热?可就在乾隆八年 , 也就是1743年 , 出现了最热的夏天 , 这年夏天出现了热死人的现象:”道路行人多有毙者 , 京师更甚 , 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 饱受夏日灼烧的还不止京师 , 山西、河北、天津等地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文章图片
1743年的华北地区干旱又酷热 , 7月13-25日是最热的一段时间 , 一个中文名叫宋君荣的法国传教士在北京建立的测候所 , 检测到13-25日每天的气温都是40摄氏度左右 , 25日的最高气温有44.4℃ 。 面对这么热的天 , 水一下成为了稀有的东西 , 有的不良商家把水炒到10文钱以上 , 真正的做到了”水比油贵“ 。
这场灾难有11400人不幸丧生 , 最先遭殃的是穷人和胖人 , 有的人直接倒在了街上 。 剩下存活的人出于封建迷信心理 , 不停地向上苍祈祷来一场大雨;有的人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错糟了天谴 , 不断下跪磕头求老天原谅;朝廷的大臣则在想办法解决这次天灾 , 并给人们发放解暑药物和冰块 。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文章图片
清朝也是有冰块的 , 每年冬天 , 皇宫里的都会去玉泉山将冰凿出来 , 再放在特别用于藏冰的地下冰窖里 , 在冰面上盖着厚厚的棉被 , 将冰与外界的温度隔绝起来 , 等到了夏天才把冰拿出来用 。
由于冰很难保存 , 只有皇家才用得起 , 若不是这次炎热难当 , 平民无法消受冰这种奢侈品 。 25日晚上 , 一阵东北风吹来 , 并带来了及时雨 , 人们才从高温中走出来 。
乾隆八年,出现“中国史上最热夏天”,炎热程度颠覆现代人认知
文章图片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 , 空调成了人们在夏天的救命恩人 , 但空调带来的麻烦是电量不断上升 , 碳排量提高 , 再加上有的人出门不关空调 ,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发展 , 大家一定要注重环保 , 不要出现现代版”乾隆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