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特斯拉效应让萌芽中的三元电池受到了关注 , 那么真正把三元电池推上时代前沿的则是产业政策 。
在当时新能源汽车是最火热的风口 , 凡是人多的地方 , 势必会有趁机得利者 , 为了让补贴真正的发放到专注研发的企业 , 续航里程开始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指标 , 补贴也与续航里程直接挂钩 。
随着政策的不断升级 , 使得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成为新宠 , 尤其是很多高端电动车上 , 使用的几乎都是三元电池 。 同样带电量情况下 , 三元电池的体积、重量都要远远高于LFP电池 。
文章图片
来源:华安证券
从2017年开始 , LFP电池就逐渐失去优势 , 市场份额开始被三元电池反超 。 至2019年 , LFP电池的市场份额一度被压缩至30%左右 , 而三元电池则百花齐放 , 各种配比的产品层均出现稳定增长 。
文章图片
就连券商此前给出的业绩预测中 , 都始终认为三元电池将会延续对LFP电池的强势 , NCM811电池将会不断成熟并成为最佳正极 。
一时间 , 三元电池俨然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确答案 。
/03/第二次路线之争:LFP电池重新崛起
人类总是不断的预测未来 , 但它们却往往都是错的 。
今年上半年 , LFP电池用强势回归之姿 , 向市场证明自身依然是动力电池最优的方案之一 。 总体而言 , LFP电池的强势回归主要受自身、对手、需求三方面因素影响 。
就自身而言 , LFP虽然受制于克容量 , 在能量密度方面较三元电池有明显的差距 , 但实际应用中 , 电池厂商却可以通过异构化的电池包来提升效率 。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最好的例子 。 竭力将单体电芯尺寸做大 , 从而在有限空间内放置更多的电芯单体 , 通过压缩多余连接件的方式 , 提升电池包内电芯占比 , 从而最终有效降低成本 , 提升能量密度 。 数据显示 , 同样体积刀片电池的效率提升在50%以上 。
当然 , 电池包异构并非LFP电池的特例 , 宁德时代和特斯拉都推出了通过电池包异构的方式提升效果的产品 。 只不过在LFP电池上 , 电池包异构很好的解决了LFP的续航问题 , 大幅缩减了LFP与5系三元电池之间的差距 。
文章图片
竞争对手方面 , 由于三元电池常年来的紧供应状态 , 导致上游金属耗材钴的价格飙升 。 为了有效降低钴给三元电池带来的成本压力 , 电池厂商普遍采用“提镍去钴”的方式 , 减少钴在三元电池中的占比 。
按照材料成本不同 , NCM三元电池可以分为111、523、622、811等若干种 。 其中 , NCM811是钴占比最低的产品 , 宁德时代已经于2019年实现量产 。
尽管电池厂商已经竭力降低成本 , 但三元电池的价格依然远高于LFP电池 , 同样发电量 , 两种电池的成本价相差十倍 , 居高不下的成本 , 导致三元电池多被应用在中高档车型中 。 甚至新能源电动车天花板特斯拉也开始考虑将会采用LFP电池来降低成本 。
文章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锂话”(ID:ddxinsanban)|正极论:谁才是锂电池正极的最终答案?】最后回归行业层面 , 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让车企开始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 , 因此与其追求高续航的性能优势 , 倒不如控制产品造价 , 以此来换取销量 。
纵观近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 可以惊奇的发现 , 卖的最好的电动车不是特斯拉 , 而是五菱宏光 。
文章图片
来源:乘联会
去年7月 , 五菱宏光推出了一代神车“宏光MINI” , 小巧的外形加上2.88万元的低廉起售价 , 满足了很多中低端消费者的新能源需求 , 同时也激发了LFP电池的回春 。
补贴退坡+A0级别汽车需求的放量 , 让车企重新聚焦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 , 从而带动了LFP电池销量飙升 。
/04/锂电池正极存在最终答案吗?
从目前趋势看 , 无论是LFP电池 , 还是三元电池 , 其都不会一家独大 , 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唯一答案 。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锂电池正极行业大概率会呈现出LFP电池和三元电池共存的产业格局 。 虽然整体产业结构可能没有发生变化 , 但LFP电池和三元电池的销量均会显著增长 , 动力电池仍是资本市场的巨大风口 。
- 周知 || 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 手机不能拍摄演唱会激光,是真的咩?
- 重磅!事关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
- 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 微信等收款码到底能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央行正解在这里
-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 新支付方式开始兴起|新支付方式开始兴起,用户已突破1.4亿人,微信、支付宝迎来对手
- 明年3月1号|明年3月1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作为经营收款
- 中国面积最大的村落,72平方公里仅20户人家,他们来自哪里却
- 中国面积最大的村落,72平方公里仅20户人家,他们来自哪里却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