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规模量产,成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确保芯片价格合理

去年四季度以来 , 由于全球芯片面临供应短缺问题 , 价格持续暴涨 , 但是由于中国开始规模量产NANDflash芯片 , SSD硬盘却保持了价格稳定 , 甚至出现价格下跌 。
国产芯片规模量产,成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确保芯片价格合理
文章图片
据某电商平台的报价 , 当下的SSD硬盘价格保持稳定 , 甚至一些SSD硬盘出现价格下跌 , 这与其他行业的芯片价格暴涨形成了鲜明对比 , 其中的功臣无疑是就是国产存储芯片企业长江存储的功劳 。
长江存储在2019年就开始小量试产64层NANDflash , 不过那时候国外已开始投产128层NANDflash , 64层NANDflash不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 , 因此长江存储没有大规模量产;2020年4月长江存储研发出128层NANDflash , 跟上了全球主流水平 ,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就逐渐推进量产 。
今年以来 , 长江存储不断扩大128层NANDflash存储芯片的产能 , 良率也不断提升 , 至今年9月份长江存储高管表示128层TLC良率已达到很高水准 , 闪存颗粒出货量已超过3亿颗 , 它的大规模出货有效稳住了国内的NANDflash存储芯片市场 。
目前从电商平台可以看到采用国产NANDflash存储芯片的光威512GBSSD硬盘价格只要359元 , 在国产SSD硬盘的影响之下 , 外资品牌不仅不敢涨价 , 甚至外资品牌的SSD硬盘价格比国产SSD硬盘价格还要低一些 。
国产芯片规模量产,成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确保芯片价格合理
文章图片
SSD硬盘的这种情形 , 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曾出现过 , 例如液晶面板市场 , 当时中国大陆并未掌握液晶面板产能 , 非中国大陆企业就肆意对中国电视企业涨价 。
2009年中国两大面板企业京东方和TCL华星筹建当时与全球先进技术水平相当的8.5代线 , 此时非中国大陆的面板企业看到中国解决了液晶面板生产技术问题 , 此前一直摇摆不定的与中国大陆企业合资生产液晶面板的项目迅速推进 。
2017年京东方投产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 , 2018年京东方即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 , 液晶面板价格迅速下跌 。 业界人士认为这可能是非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企业试图以此挤压中国面板企业 , 不过中国面板企业扛过去了 , 2020年全球液晶面板价格暴涨 , 中国的液晶面板企业成为最大赢家 。
如今的存储芯片行业和当年的液晶面板行业何其相似 , 中国解决了这些高端技术产品的有无问题之后 , 不再受制于外国企业 , 外国企业就无法大幅涨价打压中国的相关产业 , 只能以合理价格给中国制造提供相关的元件或产品 。
国产芯片规模量产,成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确保芯片价格合理
文章图片
国产芯片规模量产,成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确保芯片价格合理】中国积极推进发展芯片产业已有10多年时间 , 存储芯片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中国芯片产业的缩影 , 柏铭科技相信未来中国将有更多的芯片产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 中国制造对外国芯片的依赖将会逐渐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