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二 )


更别提2020年以来 , 由于日本卫生条件不佳与防护意识薄弱的缘故 , 死亡人数相比往年只升不降 , 甚至已经不再局限于年过花甲的老人 。
这样一来 , 便造成日本丧葬行业订单压力倍增 , 甚至火葬场都已经开始不够用 , 万般无奈之下 , 排队等候的遗体竟住上了旅馆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遗体旅馆: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
遗体旅馆 , 这是一个兴起于人们倍增的需求之下的产业 , 该产业的诞生并非偶然 。
一般来说 , 日本人的葬礼走完整个流程需要两到三天 , 可是一旦火葬场不够用的时候 , 这个时间还会往后延长 。
当然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 , 尤其是死者家属 , 面对死者迟迟无法安葬的难题 , 很容易情绪上接受不了 。
价格低廉的遗体旅馆 , 正是为死者家属解决这一难题的良药 , 即便在发达国家的日本 ,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支付得起大型殡仪馆的费用 。
但遗体旅馆能成为大部分日本人的不二选择的根本原因还是它超高的性价比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遗体旅馆作为专门安放遗体的地方 , 配套设施相当完善 , 为了妥善安放排队等候火葬的遗体 。
这些旅馆通常备有不同材质的棺木 , 客户可以根据价位自由选择 , 有的还配有温控设施 , 能够给予遗体适宜的温度 。
从心理角度而言 , 人们将亲人的遗体存放在遗体旅馆相对来说也不算委屈 , 遗体旅馆虽然不如大型殡仪馆看起来规模隆重 , 但也足够贴心 。
应亲属要求 , 大多数存放遗体的棺盖是透明的 , 存放期间亲人可以透过棺木清楚地瞻仰到逝者的遗容 。
考虑到祭祀风俗 , 旅馆中除了为逝者提供服务以外 , 还为生者守灵提供了配套的便利 , 包括完备的祭祀用品 , 以及可供亲人休息的场所一应俱全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 , 如果客户有需要 , 遗体旅馆还会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小型悼念仪式 。 和普通旅馆一样 , 每个亲属手持一张门卡 , 随时刷卡进入 , 方便悼念 。
为了最大程度地给客户提供服务 , 有的旅馆还会与相关行业合作 , 形成一条龙的打包式服务 , 等到排队数日终于可以火化安葬的时候 , 旅馆还会提供接车服务 , 省却客户流程上的各种难题 。
也许这样的方式对于一些有心遵循旧例的日本人来说实在过于简单 , 但对于日本如今的现状而言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
试想如果严格按照曾经的葬礼规模或流程进行 , 不但消耗大量财力 , 就连亲朋好友的参与人数都难以实现 。
毕竟那个村落部族聚集而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日益淡薄的世情之下 , 繁琐礼仪的衰退亦将不可避免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人情淡薄:丧葬文化的衰退
日本在国际上的印象 , 是一个崇古法古又兼有现代化发展的发达国家 , 它对古文化的敬畏 , 曾被周边多数国家 , 视为一种值得学习的优点 。
日本文化虽然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 但认真观察不难得知 , 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审美和侧重点其实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 。
从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就能看出 , 相比中国对喜庆热闹的喜爱 , 日本对于落寞凄艳别有一番欣赏 。
为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 中国的葬礼繁琐如百鸟朝凤者古来有之 , 而日本葬礼多与祭祀鬼神相关联 , 守灵期间要遵循的规矩更是多不胜数 。
能把严谨执着的日本人逼到废旧丧 , 其社会状况之艰难可想而知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日本曾沿袭中国封建王朝的尊卑老幼观念 , 在千百年的自我消化中渐渐生长为一种失去芬芳的花朵 , 看似艳丽华美实则并无半分韵味 , 也就是日本在虚礼方面的执着 。
到了现代社会 , 就连这样的执着也渐渐化为乌有 。 可见 , 即便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 也很难不向现实低头 , 何况今天的日本社会压力之大 , 是不少人都难以想象的 。
老人多、年轻人少 , 这样的结果且不论老人在世期间养老问题 , 单单老人去世之后的安葬问题 , 就足够令人压力倍增 。
日本陷入“多死社会”?5100座火葬场不够用,遗体竟住起了旅馆
文章图片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 崭新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一个个古老的乡镇村落 , 曾经亲朋邻里宛如一家 , 一旦办起葬礼往往亲朋满座邻里奔赴 , 再远的故人也要抽身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