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中国中免:年赚超70亿元,一个“免税茅”的资本故事( 二 )


从渠道收入来看 , 受益于离岛免税新政的利好 , 该公司的离岛店业务快速增长 , 逐渐与主营业务口岸免税店业务“平分秋色”:据招股书披露 , 该公司的离岛店业务从2019年的132.5亿元增长同比增长126%至2020年的299.62亿元 , 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19的27.6%扩大至2020年的57% 。
新股解读|中国中免:年赚超70亿元,一个“免税茅”的资本故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中免招股书)
从商品销售形式来看 , 受益于线上业务的快速发展 , 该公司的有税商品销售也从2019年的11.5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97.08亿元 , 同比增长超16倍 , 占比也从2019年的2.4%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37.4% 。
新股解读|中国中免:年赚超70亿元,一个“免税茅”的资本故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中免招股书)
毛利率方面 , 2018年至2020年 , 中免中免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52.0%、51.1%及38.9% 。 从上述数据表现来看 , 不难发现 , 该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毛利率处于稳定的状态 , 仅2020年有所下滑 。 不过 , 该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公司的免税商品销售减少及有税商品销售大幅增加 , 促使整体毛利率下降” 。
结合其2020年有税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及免税商品销售减少的表现来看 , 的确属于“情理之中”的事 。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 , 该公司的免税商品毛利率高于有税商品毛利率 。 正常年份下 , 公司的免税毛利率在50%以上 , 2020年由于离岛补购和日上直邮是完税销售 , 毛利率降至42.1% , 而有税商品的毛利率仅30% 。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其2020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了 。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 在2020年疫情这一只“黑天鹅”飞出后 , 旅游、航空等行业均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 不过 , 幸好的是 , 在离岛免税政策的利好下 , 尽管跨境客流量减少 , 但截至2021年5月底 , 中国中免还是实现逆势增长 。
据招股书披露 , 截至2021年5月31日 , 该公司实现收入为304.66亿元 , 同比增长约110.6% 。 实现净利润为58.03亿元 , 而2020年同期的净利润为2.11亿元 。 与此同时 , 手中握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从2020年5月底的132.28亿元增长至2021年5月底的143.94亿元 。
基于上 , 可以看到 , 作为免税行业的龙头 , 中国中免虽然也逃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 但整体来看 , 由于其龙头优势明显 , 因此所受影响较为有限 。
免税这一块“蛋糕”香不香?
不得不说 , 由于“免税”二字承载着消费回流、扶持本国品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多种使命 , 因此免税这一块“蛋糕”在国内还是比较香的 。
虽然2020年初的疫情曾一度让高歌猛进的免税行业按下“暂停键” , 但国内强大的消费复苏能力 , 还是让外界看到了这一行业庞大的发展空间 。
2016年至2019年 , 中国的免税品市场快速增长 , 复合年增长率为28.8% 。 2020年 , 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 , 但在中国政府成功控制疫情及多次颁布利好免税品行业的政策 , 国内的免税品市场由此也展现韧性之势——2020年 , 国内免税品市场为329亿元 , 同比下跌34.2% , 而同期全球及亚洲分别下跌60.9%及40.2% , 显然 , 国内的免税品行业受到影响的程度要远远低于全球 。
未来 , 随着政府继续推动免税品市场的日后增长 , 预计市场将于2022年达到944亿元 , 2019年至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5% 。 此外 , 假设疫情可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受控及国际旅游重启 , 预计中国免税品市场将于2025年前进一步攀升至2519亿元 , 2022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7% 。
新股解读|中国中免:年赚超70亿元,一个“免税茅”的资本故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中免招股书)
基于上述发展趋势 , 中国的免税品市场也逐渐成为全球免税品市场日益重要的部分 , 市场份额由2016年的9.8%增长至2020年的23.5% , 预期份额将于2025年进一步增加至41.0% 。
在这其中 , 受益于离岛免税新政的利好 , 离岛免税店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