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二 )







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文章插图

材质并不是导致驱动困难的唯一原因,耳机单元口径和音箱一样,一寸大一寸强是永恒的真理,而一寸大一寸难推也是同样颠簸不破的定论。凯声官方宣称钛铃plus动圈振膜已经将口径做到了这个腔体所能容纳的极限。其单元和腔体外壳之间的磁间隙仅有0.05mm。所以钛铃PLUS被称之为BELL系列的最终之作,并不是妄语,因为再次进化的话,腔体就一定要重新设计了。种种驱动门槛,再结合它本身是隔音性能很一般的平头塞,因此我对钛铃PLUS的应用场景定位是:居家或者办公室等室内场合下,搭配台式或捆绑类前端使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耳的产物。再说精细一点,如同近期的三伏天,在空调房间里面自娱自乐,钛铃PLUS就很适合。





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文章插图

在线下展会上,凯声官方用来驱动钛铃PLUS的前端是QA390,这也是在一众便携设备中,我自己尝试下来觉得比较合适的前端,钛铃PLUS首先吃的是大电流的驱动能力,其次就是音源的信息量。个人手头的设备比较有限,便携设备里面,除了QA390,也就是R8开了TURBO模式和DX220MAX驱动得还是比较充分的,另外再说两个可以听但差点意思的,一个是乐彼P6pro(4.4插口),这个组合属于信息量足够但控制力略缺,而HIDIZS外置大尾巴DH80S则是反过来,驱动能力基本够了,但是解码部分的信息量传达还有些粗糙,如果玩家不介意前端体积的话,才子是非常推崇玩家用台式设备去伺候钛铃PLUS的,主要原因是台式设备得益于供电,可以提供更加充沛的电流收放能力,如果玩家对比一下便携平台和台式平台上,钛铃PLUS的表现差异,大概是可以理解我前面表达出的意思。





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文章插图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起说说钛铃PLUS的声音表现,以QA390或者P6pro为前端的话,钛铃PLUS呈现出的音色是中性微冷的,这一点是和当下很多塞子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两年很多的新品耳塞,都会将整体音色调的有一点点甜美,因为这样会更加容易抓住听者的耳朵,毕竟我们潜意识里面是喜欢偶次谐波的,但是很不凑巧的是很多播放器也是这个路数,这就造成了玩家在搭配的时候,往往在风格上一不小心会有点腻,需要额外用耳机线去拉回一些味道,而钛铃PLUS(包括先前的阴阳师)则是稍微偏冷的中性声,因此和当下各类前端搭配的时候,会感觉比较清爽。





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文章插图

平头塞的低频一定会是玩家关注的一个点,钛铃也不例外,而且我也很好奇振膜球顶和悬边采用同样材质以后,低频会不会因为振幅无法太大,所以只能浅尝辄止。然而事实是出乎我意料的,钛铃PLUS的低频非常有质量,哪怕是在P6pro这样低频比较保守的机器上,钛铃PLUS的下潜和量感都是很有气度的。这使得用它聆听各类古典音乐成为了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平头本身优势就是声场,加上毫不逊色的底盘,演绎海顿或者莫扎特的交响,会有丝丝分明的感觉,每个乐器群都有各自独立而互不打扰的精准结像,同时因为声音中性偏冷峻,密度也很高,更能够将乐器本身的质感传达给听众。如果碰到柏辽兹或者瓦格纳的管弦乐作品,因为配器过于复杂,在爆棚齐奏的时候,各个前端的驱动差别就显现出来了,P6pro之下乐器群的前后结像会有部分的重叠,QA390之下则明晰很多。如果用上台式耳放或者大型便携耳放,例如序曲纯耳放或者cayin的C9,你会听到更为有层次和凌厉的声音。





bell|流氓才子伴乐谈 篇二十九:【最后一代奥特曼?】钛铃PLUS试玩手记
文章插图

把话题拉回到奥特曼,我们对每个长得差不多的咸蛋,其认知基本都是贴上一个“打怪兽”的标签,其实并没有在意过哪个奥特曼更厉害一点。那么对于凯声旗下这些长得差不多的铃铛,尤其是上代旗舰阴阳师和钛铃PLUS,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又有多大呢?毕竟两者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价格却翻了一倍。除了前面说的关于驱动门槛的区别,钛铃PLUS和阴阳师在基本音色上,是非常相似的,可以说凯声的品牌审美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贯彻。它们俩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量,如果说阴阳师是素描的线条,那么钛铃PLUS就是油画的丰润,从低频的饱满到高频的延伸,都有非常直观的差别,甚至因为信息量的增加,你会觉得钛铃PLUS的人声距离会比阴阳师更近,歌手的感情也更深情,这其实不是染色,只是纯粹的信息量增加,丰富了整个画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