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谈环评制度改革:解决慢、难、繁问题( 五 )
《指导意见》立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关系,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引领导、分类施策和落地见效基本原则,通过生态环境领域一系列“放管服”措施改革的落实,力争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管理的效能大幅提升。二是拉动有效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环保产业,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共计15条措施,突出“五个重点”:一是突出进一步简政放权。以环评审批为重点,改革环评管理方式,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与动力。二是突出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通过深化生态环保督察,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杜绝“一刀切”等措施,压实责任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三是突出优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全面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四是突出发展环保产业。通过污染防治攻坚战带动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充分释放环保产业有效需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效果;加强行业规范引导,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五是突出创新绿色金融、落实价格财税等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固城湖螃蟹节见证生态魅力
- 完善滁河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 独立骨灰墓地面积不超过0.5平米 生态安葬将给予补贴
- 浙江安吉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
- 蓝天保卫战近3个月 生态环境部已发155封督办函
- 首批生态环境分局挂牌
- 重庆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这三种情形将被依法追责
- 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对重庆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第二轮督查
- 禁采区内挖河砂 破坏生态被判刑
- 淘宝总裁蒋凡:闲鱼要进一步构建开放生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