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预案和建议 。受原机械工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环保机械、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与编制和重大环保装备国产化方案预研 , 参与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特种环保装备专项规划》、《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在国内,首次研究、编制、提供了环保机械制造业标准体系表 。
2、承担业内重大项目前期论证,接受委托先后为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吉林、浙江、湖北、江苏、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区的火电厂脱硫、脱硝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及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国产化、污泥干化设备研发、医疗垃圾焚烧成套设备研发国产化、粪便消纳与利用成套技术设备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示范、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及地方开发区发展环保机械可行性研究等几十个重大项目组织前期论证 。
3、组织本行业标准制、修订 。“九五”以来为全行业组织了70余项国标、行标制、修订项目,为企业标准制、修订提供咨询服务 。
4、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创新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迫切,需要开拓融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为此,本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编制《国家开发银行支持重大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本会征集的第一批22家企业的36个融资项目,纳入“《规划》” , 进行培育,有选择地给予贷款支持;多年来协会为一批企业争取“项目”、“有关资质”,提供了咨询服务,收到实效;在企业改制、招投标等活动中,协会对有损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表明态度,参与协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5、受企业委托提供咨询服务 。十几年来,协会及其分支机构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市场预警预报、政策法律、企业管理、项目推进等专题咨询服务项次数以千计 。
6、组织环保技术装备国际交流活动 。先后举办国际展会7届;多次组团赴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荷兰、奥地利、韩国等进行技术考察和双边技术交流;协助德国、美国、法国、日本、丹麦、北爱尔兰等国来华团组的商务活动 。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责】
7、行业信息交流 。本会通过网站、《中国环保机械通讯》内部刊物、行业发展报告、创新成果汇编及其他专项研究报告,发布行业和企业信息,主办行业信息网络 。
8、组织企业技术交流与联合开发活动,接受委托组织本行业产品(技术)鉴定;组织行业人才培训、引进智力工作 。
上海世博会环保工作“四个方面”、“四套机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 ,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其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绿色、低碳、生态、环保” 。这些理念不仅将体现在世博会召开的184天 , 更体现在上海申博以来以及今后的环保工作中 。本届世博
会对上海市的环保工作不仅仅是一次全面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
一、关于世博环保工作的总体安排
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四套机制” 。
“四个方面”:为了举办一届“绿色世博”、“低碳世博”,上海按照“常态长效为主、重点强化保障”的工作思路,主要从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推进面上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和倡导“低碳世博”“绿色世博”理念等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以更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并努力为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四套机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世博环境保障 , 从体制机制和投入上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一是在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工作机制下系统推进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重点是整合全社会资源推进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 。二是在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工作机制下全面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把河道、扬尘、交通噪声、机动车和锅炉冒黑烟、秸秆禁烧等量大面广的整治工作纳入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环保工作做到全覆盖 。三是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等工作 。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江浙两省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开展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四是在世博会运行指挥体系下有序推进保障世博运行的各项环保工作 。市委市政府在世博主运行指挥部下设立市政市容环保组,统筹各方面力量 , 共同推进世博环境保障相关工作 。此外,成立了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世博环境顾问组,为科学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
二、主要进展情况
经过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世博会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正有序推进 。主要取得五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方面: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 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污染减排取得重要进展,2009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2005年分别削减19.9%和26.1% , 提前一年达到了“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推进,全市污水处理率从“十五”期末70.2%提高到7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55%提高到82.3%,基本实现电厂脱硫全覆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集中安全处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环境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 。全市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按照国家标准,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表征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中有升,2009年达到91.5%,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 其中 ,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从2005年的0.061mg/m3下降至0.035mg/m3,降幅达42.6%;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河道水质保持稳定 。黄浦江杨浦大桥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浓度从2005年的18.3mg/L下降至2009年的13.5mg/L,降幅达26.3% 。第二方面:依托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推进面上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面貌取得明显改善 。明确了市容市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的30项重点任务,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县联动,加强重点范围、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 。环保领域重点开展了“万河整治”行动,强化了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锅炉烟尘排放、机动车冒黑烟和鸣号、道路交通噪声、秸秆焚烧等方面的整治,加大了执法和监管的力度 。通过上述量大面广的整治措施 , 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些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得到了缓解,而且,通过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 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环境管理水平 。第三方面:加强本地污染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全力保障世博会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保障主要是三方面的措施和进展:一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上海本地污染排放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 。重点是着力推进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污染企业结构调整、燃煤炉窑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经过持续努力 , 目前全市已完成所有1000余万千瓦燃煤电厂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关停了73万千瓦中小燃煤机组;淘汰了3000余家高污染、高能耗、技术工艺落后的企业和生产工艺;累计对近6000台燃煤设施实施了清洁能源替代和技术改造;完成了420多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建立了728平方公里“扬尘控制区”;提前实施了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完成了8千多辆公交车和4万多辆出租车的更新 。二是依托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机制与江浙两省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重点共同落实世博园区300公里半径范围内电厂等高架源以及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控制措施,对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统一标识管理,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工作,并实现重点污染源排放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共享 。三是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 。形成了由46个连续自动监测站组成的覆盖世博园区、园区周边和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并与长三角区域30多个城市环境监测站形成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网络,全面监控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还开发了24小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48小时高污染预警系统,便于针对特殊污染气象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四方面:全面落实世博会运行环境保障措施,并结合试运行进行了检查演练 。一是落实了环境安全保障工作 。重点强化了放射源、有毒化学品使用、转移、存放和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各环节的管控措施,对存在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主要对象进行了逐一排摸,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开展了长三角区域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演练 。二是加强了污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巡查 。市和区县两级成立专门队伍,针对河道、扬尘、冒黑烟等整治和秸秆禁烧等措施落实和效果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三是世博园区内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世博园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已投入使用,将实时监控园区环境质量并向公众发布;园区内生活垃圾、污水、餐饮业油烟气、噪声等污染防控措施在试运行期间得到了检验 。第五方面:在世博会筹备、举办全过程贯彻“低碳”理念 , “低碳世博”正在大力推进并得到全社会积极响应 。世博会的重要任务是引领未来发展理念 。结合本届世博会主题和当前“低碳发展”的国际潮流,上海在筹备阶段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和环境报告,将“低碳世博”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正在推进落实 。主要集中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在世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贯彻“低碳”理念 。如:世博园区选址结合了黄浦江两岸的旧城改造,关停搬迁了272家污染企业;园区内建设了100多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保留利用了1/6的老厂房、老建筑等 。二是在世博园区广泛应用、并集中展示“低碳”技术和实践 。如:世博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7兆瓦左右,景观照明普遍采用节能环保的LED光源,投放1000多辆清洁能源汽车实现园区内公共交通“零排放”,广泛采用节能、节水、雨水回用等技术;作为本届世博会的一大特色,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主要是从世界各地遴选出来的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各国、各地、各组织的场馆及展示内容几乎都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为主题或重要理念 。三是为努力实施碳中和安排了一系列碳补偿项目 。包括加快推进公交优先、节能减排和种植“世博碳汇林”、开发可再生能源等项目 。四是为有良好自愿减排意愿的企业和参观者搭建参与平台 。如已推出“绿色出行”、“绿色出行交通卡”、“低碳计算器”、“人人一棵树”等自愿减排活动 , 并正在设计其他便于企业和参观者参与的自愿减排渠道和平台,欢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五是加强低碳环保的宣传和活动组织 。世博会期间的很多论坛和活动将以低碳环保为主题或引入环保低碳元素,世博会六个主题论坛之一就是“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同时将继续开展“迎世博百万市民环保知识培训”和中小学环境教育等活动 , 营造全社会良好环保氛围 。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目前世博园区已全面开园迎客 。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将围绕“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好世博会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按照全防全控的要求保障世博会环境安全 , 进一步落实环境安全管控措施,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在加强防范的同时确保应急队伍和装备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二是按照“十一五”污染减排方案和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总量 , 继续稳步推进水、气、固废、工业、农业、绿化、自然生态等重点领域环境建设和保护,健全长效常态管理机制 , 巩固前期整治成效,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世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和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及时提供园区环境质量信息 , 营造园区良好环境 。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的活动,更好在全社会营造低碳世博、绿色世博良好的氛围 。张全表示 , 相信世博会一定会“成功、精彩、难忘”,上海的城市环境一定会更美好,也希望世博会组织方、参展方、上海市民以及国内外参观者 ,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参与节能减排 , 共同实践“低碳世博”,以“安全、有序”保障世博成功,以“清洁、优美”为世博增添精彩 , 以“绿色、低碳”让世博更难忘!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 。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 。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 , 对生态越来越关注 。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 , 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 。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
绿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众所周知 , 绿化可以美化环境,释放氧气 , 减弱噪声,降低气温,阻挡风沙、改良环境 。不仅如此,绿化还可以减低人类害怕及生气的情绪促进正向的心理反应 。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 。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 。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 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
首先,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 。据了解 ,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 。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 。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 。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 , 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
其次,绿化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 。在1990年,上海还处于还清债务阶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 。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建设的城市绿地将更多 。在绿地建设中不仅突出生态功能,更加注重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 。以这种发展势头,到2010年,上海达到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
不仅如此,绿化还带会动经济的增长 。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 。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 。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 。
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 。没有了茵茵绿草 , 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 。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 , 充满活力……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 。
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
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多一份绿色,添一份活力 。
- GC手表的历史及中国的专营店
- 关于PE
- 中国普通农民种菜和种粮食。到底怎么操作更挣钱更划算?
-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景点有哪些?
- 武功山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中国江西省中西部
-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展会介绍
- 现在润滑油代理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 食品公司如何做网络推广?
- 中国共有多少个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