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某些时刻,比如,照顾孩子闲下来的时候、晚上静下来的时候,还有听着身边的全职妈妈聊着婆媳矛盾、家长里短的时候,我常常感觉自己被负能量包围,就像掉入了一个看不见底的深坑。特别是听到有全职妈妈带着怨言,说自己圈子狭窄单一,甚至有点抑郁,我很恐惧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这样。我觉得,一个带着怨言的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孩子需要看到父母的价值。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那也是最漫长和艰难的阶段,想要找到一条被社会重新接纳的路径,从心理调试到技能提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焦虑感断断续续发作,长达一年。
打破僵局最快的方式是学习。我先去报读了有关正面管教的课程,上了四个月;后来,又花了半年,每天外出上课,考取了蒙氏教师资格证。
我大学学的是财务专业,离职前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但结合自己多年全职带娃的经历,为了在职场再次启航,我选择了幼儿教育的方向。后来的应聘经历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
文章插图
胡女士和儿子
2016年,我去一家幼托机构做了近1年的教师。由于行业特殊性,曾让我犯怵的全职带娃经历反而成为优势,应聘出乎意料顺利。
工作如鱼得水,我也充满兴趣,但我发现自己难以全身心投入。那时,儿子才4岁,孩子的爷爷临时来帮忙接送去幼儿园,我们的育儿理念截然不同。而且,孩子爷爷是打“游击战”,一旦老家安吉有事,他就要回去。这意味着,我要为此请假。在职场上,尽管领导和同事充满包容,可总为了孩子请假,我自己也会很不好意思,心理负担很重。
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我需要更自由灵活的时间。于是,重返职场一年后,我就辞职了。在丈夫的支持下,我在家门口开办了一家小型幼托机构。这样,既能自己接送儿子,也能保持与社会的连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幼托机构运行了两年多,直到疫情期间停摆。
职场被打回起点,我又试图去一些公司应聘,可仍旧无法摆脱全职妈妈的标签。有一次,面试官很直白地说,这份工作需要加班,让我认真考虑。
不过,和身边更多全职妈妈相比,我是幸运的。在多轮挣扎过后,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今年3月,我成为一家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承办服务家庭的各项活动;同时,我也在一所小学的社团班兼职上课,每周两次。
文章插图
胡女士在工作中
回看这一路,我认为,对想要回归职场的全职妈妈来说,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学习、拓宽视野。在此基础上,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危机,总是危中有机,全职妈妈的经历给了我无限焦虑,可也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第二人生,反思和摸索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就像一场考试,
首先自己不要放弃
许巧燕 35岁 七色花妇女儿童成长中心创始人 全职妈妈1年
文章插图
两年前,做出回归家庭的决定时,我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包括我丈夫。他甚至会特意邀请朋友来吃饭,让他们做我的思想工作。他们都觉得,我放弃职场、回归家庭太可惜。
那时,新闻专业毕业的我已在职场打拼12年,成为一个自媒体平台的运营总监。
我有两个儿子,大的7岁,小的1岁,我的爸爸妈妈都能帮忙带娃。
可我的工作太忙了,离孩子越来越远。周末,我们经常开展各类亲子活动,我总为服务别人的家庭而忙碌着,却没办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做运营,突发事件多,工作时间不可控,项目忙起来,我要连轴转,对家庭分身乏术。
2019年,有段时间,我忙到通宵加班,曾在办公室待了两晚没回家。我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都在加班中度过。也是那一年,在汽车制造行业做到副部长级的丈夫,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需要他投入更多精力。
利弊考量之下,我觉得,赚钱不如家庭重要。2019年9月,在大儿子入读小学时,我正式离职了,决心将人生的重心从事业转回家庭。
从此,每天起床后不是赶公交车,而是带着小儿子去滑滑梯;每天接触的对象不是一起奋斗的团队成员,而是在楼下聊家长里短的阿姨们。短短两个月,我就感觉自己好像和社会脱轨了。我确实离孩子更近了,但我失去了自己。
- 娃干|“勤劳奶奶”带娃干农活火了,萌娃“尽情摇摆”的模样超起劲
- 全职妈妈|“在家带娃能多累?”走红网络的全职奶爸,带娃一年后和平离婚了
- 生长发育|奶奶带娃5年,孩子从未积食,只用了2招,身高猛长,吃饭也香
- 乳头|“只带娃不养娃”外婆火了,一番话获20万点赞,这才是真帮子女忙
- 爸爸|爸爸带娃,活着就行,下雨天接娃放学回家,这个爸爸火了!亲生的
- 父母|“再闲也不去帮女儿带娃”,一位姥姥的忠告很现实,无关重男轻女
- 夫妻|“秀恩爱夫妻”带娃出门火了,萌娃拎着包大概只是个意外!
- 两个人|首批丁克迎来退休,不帮子女带娃,退休金随便花?真的没那么简单
- 冷淡风|“冷淡风宝妈”邋遢带娃火了,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
- 社保卡|10年儿科医生吐真言:带娃就诊前,做好5项准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