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32岁,带娃5年,女子重返职场,这句感慨太真实( 四 )


有时,早早会在朋友圈里刷到招聘,但并不能看懂招聘要求:“那期间我挺不自信的,感觉确实和社会脱节了。”

应聘|32岁,带娃5年,女子重返职场,这句感慨太真实
文章插图

早早和女儿
在寻找工作时,她依然要考虑女儿的接送问题,目标基本只放在家附近的公司。巧合的是,就在女儿所在的附近,有一家新的公司。对方主要运营一个叫“夏天的陈小舒”的母婴公众号,刚好在杭州新开了公司做一个新号,叫“小舒的阳光铺”。
她和公司面试者聊得还不错,对方在找的正是育儿经历、又能写文章的人。不过,面试之后有试稿环节,她已经五年没有写过稿子了:“想起自己做过的工作,感觉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好在,试稿环节还算成功。
刚回职场,兵荒马乱。上班第一天,同事忧心忡忡地询问:“你有自己的电脑吗?”
她没有意识到要带笔记本电脑。当天晚上,她在家里找到了电脑,上一次开机已是近四年前。
自媒体没有摄影师、美工的岗位,剪辑需要自己来。而她发现,居然只用一个APP就能完成了:“我以前是学编导的,还在电视台工作过,那时候,剪片子要用到两个屏幕。”
她的同事中,有人1998年出生,比她小了整整十岁。这一年,这位小十岁的小妹妹成了她的职场技能“老师”之一。
2021年,走一走,可以更看得清方向
早早发现,她依然擅长写作,这都是工作带来的反馈。
其实,在面试后的试稿环节,公司同事就曾夸奖她:“你是试稿的人里写得最好的。”
在刚进入公司时,早早负责的是产品测评类文章,主要是孩子的绘本、玩具等等。
一次,机会出现了。一天,公众号次日的推送还没确定,有一份备稿,但不够好。那时,早早并不知道怎么写才受欢迎,同事只说:“反正写不好也有备稿,你就试一下。”
那篇稿子,早早写下了自己和女儿打败疾病的故事,只用了一天时间。第二天,稿件的阅读量超过了10万。早早确定:“我真的可以输出一些东西。”再后来,她又成了“中年模特”,加入了出镜队伍。

应聘|32岁,带娃5年,女子重返职场,这句感慨太真实
文章插图

事实上,在她工作了半年时,曾面对过一次分岔路口:家里的住家阿姨突然辞职了。要不要重回家庭,又成了问题。”。
但她完全不想考虑辞职,她甚至没想着要再请一个阿姨,念头只有:“我努努力,撑过去。”
她做到了。
上班之后,早早陪孩子的时间的确减少了。家务、带娃的工作逐渐分摊在每个人的身上。女儿试着做些小事。有时,女儿突发疾病,丈夫成了把她送到医院的人。家里的老人也帮忙接送女儿上学。
现在的生活,早早挺满意。她觉得公司愿意接受自己并且培养,而她的育儿经历都能用在工作上。
有时,她过去认识的全职妈妈会说起:“我也想工作,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早早觉得:“重回职场,需要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不要想太远太复杂,走一走,可以更看得清方向。”
“和社会重新连接之后,它会告诉你,你擅长什么,也会推着你,让你的生活、职业一步步前进,逐渐有更明确地规划。在这之前,我没有接触过自媒体,但现在,我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因为我找到了一部分自己。”她说。
来源:钱江晚报